在IB中文课程中,个人口试(IO),亦称口评,是每位考生必须跨越的重要关卡,无论你是高级水平(HL)还是标准水平(SL)的学生。《IB中文指南》为其精准定位:基于非文学与文学作品的节选,学生需准备一段10分钟的口头陈述,并随后在5分钟内,根据教师的提问,探讨这两部作品如何呈现选定的全球性问题。简而言之,就是精选两本书籍(一本中文原著,一本译本),各取精华段落,围绕同一全球性议题,撰写讲稿,现场演绎并应答老师的提问。
全球性问题:IO的灵魂
IO的核心在于全球性问题,它如同灯塔,引领整个论述的方向。考生需确保所选作品与议题高度契合,段落选取需凸显全球性特征,并能由此延伸至现实生活,进行深入探讨。五类全球性议题——文化、认同与社区;信念、价值观与教育;政治、权力与公平正义;艺术、创造力与想象力;科学、技术与环境——构成了IO论述的广阔舞台,务必紧扣主题,避免偏离。
作品选择与问题提炼的艺术
首先,熟读作品是基础,建议至少阅读三四遍,以确保对内容有深刻理解,避免临场慌乱。在通读两部作品后,应形成对其多层次主题的初步认识,并做好笔记。
其次,全球性问题的提炼应基于作品本身,而非预设议题后强行寻找匹配文本。这一过程需审慎,必要时可寻求教师指导,以避免理解偏差或论述的牵强。记住,高质量的IO源于对作品的深刻理解,而非简单的资料堆砌。
撰写讲稿与应对提问的策略
讲稿的撰写应开门见山,明确阐述全球性议题,结尾则需回扣主题,形成首尾呼应。同时,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与美感,这将是吸引考官注意、提升印象分的关键。在回答教师提问时,应保持冷静,结合作品内容与个人见解,清晰表达观点。
关于抄袭的警示
虽然IO为校内评估,同级间存在一定相似性属正常,但纯粹的抄袭行为绝不可取。建议每位考生独立创作讲稿,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修改。记住,高质量的IO源自个人思考与努力,而非他人的现成答案。此外,IBO对抄袭行为有严格规定,一旦查实,后果严重,务必谨慎对待。
结语
掌握IO的技巧与方法,不仅能让你在考试中脱颖而出,更能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、口头表达及跨文化交流能力。因此,建议同学们珍惜每一次练习机会,积极寻求教师反馈,不断提升自我。记住,真正的成功永远属于那些勇于探索、敢于挑战自我的人。
IB英语是所有IBDP体系学生都会选择的课程,分为英语A和英语B。数据表明,在过往2次IBO官方统计的成绩中,英语B的全球均分变化是5.73-5.23,2019年11月统测分数更能体现广大考生真实水平,均分低至5.23。
IB-DP(高中阶段)的课程一共有九门,其中三门称为核心特色课程,另外六门称为基本课程(这里就不再过多阐述),三大核心特色课程包括EE、TOK、CAS。而AI则是指内部考评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:
IB-PYP(Primary Years Program),PYP是国际文凭组织(IBO)为具有长远教育需求的3-12岁学生设计的,重在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上和生活中的探索者,其核心是形成对重要概念(concepts)的 理解、形成积极的态度(attitudes)、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(skills)、采取负责的行动(action)。旨在培养有质疑能力,有知识并且懂得关爱的年轻人,通过跨文化理解和尊重去创造美好, 和平的世界。鼓励全世界的学生成为积极,热情,理解他人,尊重差异的终身学习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