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B课程,以其全面均衡的教学特色闻名,却常被冠以“艰难”之名。近期,IBO(国际文凭组织)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,推出了“IB系统转型:变革的领导力”试点课程,为学生们的学习路径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。
一、课程革新亮点
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要求的简化与灵活性的提升。以往,IB学生需修读6门必修课,包括3门高阶(HL)和3门标准(SL)课程。但如今,这一模式已被打破,学生只需选择4门必修课(3门HL和1门SL),并参与为期两年的“变革领导力”项目。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课程结构有所调整,TOK(知识论)、EE(拓展论文)及CAS(创造、行动与服务)这三大核心要素依然保留。
二、选课灵活度大增
IB课程一直以文理均衡著称,这对部分学生,尤其是偏科生而言,构成了不小的挑战。然而,新规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课自由,不再强制要求选修人文或科学课程。这一变化无疑为偏科学生打开了更多可能,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行选课。
三、评估体系新变革
“变革的领导力”项目作为IB文凭中的创新课程,其评估方式摒弃了传统的考试模式,而是将评估融入项目和成果之中。该项目在IB文凭总分45分中占据14分的比重,取代了原先两门SL课程的分数。评分由学校教师和IBO共同决定,各占50%权重。虽然该课程的portfolio打分具有一定主观性,但获得专家级指导的学生将更具竞争力。当然,对于喜欢传统课程模式的学生,他们仍可选择继续修读6门必修课程。
四、美本录取难度依旧
尽管IB课程进行了重大改革,但美本录取的门槛并未因此降低。往年数据显示,美本前30名学校录取的学生IB总分不低于38分,藤校录取的学生IB总分更是高达42分以上。今年IB考试的满分人数大幅下降,平均分也有所降低,表明未来IB考试获得高分将更加困难。
因此,IB学生们需要积极应对改革带来的挑战,采取有效的备考策略。这包括加深对IB课程的理解和掌握,深入研究必修科目和论文的要求,通过系统学习和复习巩固基础知识,提升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为美本录取铺平道路。
IB英语是所有IBDP体系学生都会选择的课程,分为英语A和英语B。数据表明,在过往2次IBO官方统计的成绩中,英语B的全球均分变化是5.73-5.23,2019年11月统测分数更能体现广大考生真实水平,均分低至5.23。
IB-DP(高中阶段)的课程一共有九门,其中三门称为核心特色课程,另外六门称为基本课程(这里就不再过多阐述),三大核心特色课程包括EE、TOK、CAS。而AI则是指内部考评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:
IB课程作为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课程体系之一,因为其较强的结构性与统一的评估标准,以及IB体系与世界各国主流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性,IB项目得到了全世界大学的广泛认可。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IB课程体系的六大主题介绍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。